端午臨仲夏,時清日復長。仲夏將至,又逢一年端午節(jié),在記憶深處,端午大概是這樣一種景象:在一個晨露未晞的早晨,于睡意朦朧間,被外婆叫醒,在我手腕和腳腕上纏繞一圈五彩繩,這時我便知道,端午節(jié)到了。
端午節(jié)對于農村來說,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一整天都會許多有趣的事情要做。一大早我就和外公去田地里割艾草,端午時節(jié)的艾草已經(jīng)齊腰高,割上幾鐮刀,便是一小捆,接著我們去采粽葉,割馬蓮草,采集露水。據(jù)母親說,端午這天在太陽升起之前,采集露水洗眼睛,就可以不得眼病,耳聰目明。但是,到底有無科學根據(jù),我現(xiàn)在也還不知道呢。
伴著晨曦的陽光,我和外公背著艾草回到家中,外公便忙著把艾條插于房門兩側,掛滿門楣縫隙,再把多余的艾條攤曬在院中。經(jīng)過這樣的裝飾,房門翠綠,室內室外艾香飄逸。此外,還要將雄黃酒涂抹于耳邊,說是可以防止蚊蟲叮咬,那個時候,我時常擔憂自己涂抹了雄黃酒,會不會變成一條蛇,可能是電視劇看多了吧。
中午時分,外婆已將粽子煮好,滿屋飄散著新棕葉的濃香,大家解開系在粽子上的馬蓮草,剝去粽葉,吃著又軟又香的粽子,其樂融融。其實每個外婆,都是名副其實的美食制作家,她們篩選的粽葉新鮮完整,糯米顆顆飽滿,大棗又軟又甜。兩三張翠綠色粽葉交疊在靈巧的手中,將浸泡過一夜的糯米和大棗包裹其中,一個個象征著愛與關懷的粽子便應運而生。
現(xiàn)在我們經(jīng)常講到儀式感,其實,最原始的生活儀式感在長輩身上是最純粹的體現(xiàn),因此,便有了系五彩繩、掛荷包、割艾草、包粽子、抹雄黃酒這關于傳統(tǒng)禮制的傳承。
后來上學了,對端午的記憶便是汪曾祺老師的名篇《端午的鴨蛋》,了解到水鄉(xiāng)的端午節(jié),是要貼五毒、放黃煙子、午飯要吃十二紅等,印象最深刻的是文中關于袁枚的《隨園食單·小菜單》中關于“腌蛋”的一條,錄如下:
腌蛋以高郵為佳,顏色細而油多,高文端公最喜食之。席間,先夾取以敬客,放盤中??傄饲虚_帶殼,黃白兼用;不可存黃去白,使味不全,油亦走散。
每次想到這段,我都口水不止,只是遺憾的是,這二十多年來,我也沒有吃過高郵的鴨蛋。
再后來,關于端午的記憶,便是屈原了。傳說屈原死后,楚國百姓哀痛異常,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。漁夫們劃起船只,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。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、雞蛋等食物,“撲通、撲通”地丟進江里,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,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,人們見后紛紛仿效。一位老醫(yī)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,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,以免傷害屈大夫。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,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,外纏彩絲,發(fā)展成粽子。以后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賽、吃粽子、喝雄黃酒的風俗,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。
濃情端午,不負時光。如今,端午節(jié)已被納入國家法定節(jié)日體系,經(jīng)過2000多年的歲月洗禮,依然有著其濃厚的節(jié)日氛圍,童年的記憶隨著歲月的更迭和時光的輪回,漸漸地讓我對端午節(jié)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。無論走到天涯海角,這飄著粽香的有味道的記憶,都會刻骨銘心。(賀霞)